有句话这么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移动的发展历史,不能说百分之百准确,起码可以反映出中国移动在3G时代的“挣扎”——与其说是挣扎,倒不如说是一种“试炼”,无论成与不成,3G带给中国移动技术上的经验都是难能可贵的。
纵观中国移动的发展史,可以浓缩为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从使用他人技术到买入到自研成功,再到现在的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熟悉呢?今天,IT之家小编从网络制式的发展角度,带大家回顾一下中国移动的早期的发展历史以及TD-SCDMA对中国移动的影响,这个影响,直接决定了中国移动后来的命运。
说起1G,不得不提及双向无线通信;提到双向无线通信,就不能不提摩托罗拉。早年的摩托罗拉不仅造就了大哥大的传奇,在通信技术领域,摩托罗拉也是“大哥大”级别的。
摩托罗拉创立于1928年,1947年改名为Motorola,从1930年始作为商标使用。
摩托罗拉最初并不是做手机的,而是搞通信技术发展,带有军方背景的。这是因为摩托罗拉在二战时与美国陆军部签订合约,协助其研发无线年年底,摩托罗拉的前身高尔文制造公司生产出一台5磅重的调幅步线公里);后来又研制出通讯距离更长、抗静电效果更好的替代品,即SCR-300TM,背负式调频步线TM,至今仍是电影中美国通讯大兵最经典的形象——如下图所示。
如果说1G大家比较陌生,那么大哥大应该都知道吧,就是那种拿起来跟砖头一样的手机,老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大哥大使用的网络制式就是1G,后来在2G时代被一个早期以伐木、造纸为主业的一家芬兰公司制造的功能机打败。
大哥大最早是摩托罗拉在1973年发明的,是手提电话的俗称。中国第一款大哥大出现于1987年——当年11月广东省开通全国第一个移动通信网,首批700名用户,他们的移动电话就是像半块窄长砖头一样的“大哥大”。
但是,1G网络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1G模拟通信的通话质量和保密性差、信号不稳定;其次,摩托罗拉垄断了1G,也就是说第一代通信标准把持在美国人手里。
我们知道,通信产业为国家战略产业,通信标准之争的背后是国与国、联盟之间的综合角逐。一旦输了,输的一方除了需要缴纳更多的相关专利费用之外,而且在通信产业中会处于被动局面,想翻身就很难,而且是越拖越难翻身,因为拖得越久,对方掌握的专利就越来,自研需要绕开的专利也就更多,这一点可参考高通。这也是中国移动3G能被大力扶持推广的原因,事实上我们成功了,这一点我们后面会提及。
基于此,欧洲的大佬们坐不住了,凭什么1G我们要向你美国人低头?既然我们单个国家的通信实力比不上你美国,那么,我们联合起来不就行了?你美国人是有多能耐?我还就不信了。
1982年起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成立了“移动专家组”负责通信标准的研究。GSM的名字即是移动专家组(法语: Groupe Spécial Mobile)的缩写,后来这一缩写的含义被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以向全世界推广GSM。
GSM是基于窄带TDMA制式(时分多址技术),允许在一个射频同时进行8组通话,也就是一次只能一个人讲线的信道时间。
1、GSM系统由几个分系统组成,各分系统之间都有定义明确且详细的标准化接口方案,保证任何厂商提供的GSM系统设备可以互连。同时,GSM系统与各种公用通信网之间也都详细定义了标准接口规范,使GSM系统可以与各种公用通信网实现互连互通。2、GSM系统除了可以开放基本的话音业务外,还可以开放各种承载业务、补充业务以及与ISDN相关的各种业务。3、GSM系统采用FDMA/ TDMA及跳频的复用方式,频率重复利用率较高,同时它具有灵活方便的组网结构,可满足用户的不同容量需求。4、GSM系统具有较强的鉴权和加密功能,能确保用户和网络的安全需求。5、GSM系统抗千扰能力较强,系统的通信质量较高。
当然,GSM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其容量有限,当用户过载时,就必须建立更多的基站,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移动从2G开始就喜欢建站的原因。
如果说,上文的特点有点不太好理解,那么小编说几个GSM的优点,想必用过的每个人都知道,比如,GSM能支持国际漫游,还能提供SIM卡存储个人资料,还可以发送长达169字长度的短信…
在这里,我们稍微提一下中国电信使用的CDMA技术,也顺便看看高通在这个技术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导致早期电信手机那么少。
欧洲人搞好GSM的同一时期,美国人也搞好了第二代通信技术,而且一下就是三套方案——其中两套同样是基于TDMA技术的、第三套则是高通推出的码分多址技术(CDMA)。
CDMA从技术上来说,要比GSM好一点。因为CDMA采用加密技术,可以让所有人同时讲话且不被其他人听到。这一点GSM就做不到——GSM一样一次只能一个人说话,所以CMDA系统容量要比GSM多得多,差不多10倍左右。
但是,CDMA虽然技术先进,由于高通没有制造手机的经验,欧洲运营商及美国本土运营商对CDMA也不感兴趣,最重要的是CDMA手机几乎无处可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CDMA很优秀,但无奈只能被GSM一举击碎,沦为小角色了——当然,这说的是在GSM时代。
1991年,爱立信和诺基亚率先在欧洲上架设了第一个GSM网络。短短十年内,全世界有162个国家建成了GSM网络,使用人数超过1亿、市场占有率高达75%。
中国移动的2G也用的是GSM,因为我国早期没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还是需要使用GSM的。
2014年,中国移动决定停止投资2G,中国移动董事长表示,如果不增加资本开支及营销以推动4G业务发展的话,在未来两年虽然可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两年后4G业务就“死定了”。
称“目前中国移动旗下拥有7.8亿用户,大部分仍在使用2G手机”,对中国移动2G用户占比过高表示“遗憾”,这份遗憾的解决措施就是为了长远的4G发展投资配套设备,强调投资会适当地应用,并表示集团已停止投资2G业务。
2014年,是中国移动拿到4G牌照的第二年,而中国移动可以第一个拿到4G牌照,不得不归功于中国移动在3G吃的“苦”,这是它的回报。
前面我们说到了,通信产业为国家战略产业,通信标准之争的背后是国与国、联盟之间的综合角逐,一旦输了,就会处处受制于人,欧盟有这个意识,我们也有。
WCDMA虽然名字跟高通的CDMA相似,但实际上WCDMA是欧洲的技术,尽管知道TDMA技术本身不及高通的CDMA,但是为了不受制于人,3GPP还是小心翼翼地“借鉴”CDMA技术,尽量绕过高通多如牛毛的专利,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3GPP研发出了与CDMA原理类似的W-CDMA。
说句题外线G,由于当时各运营商都不想被高通“揩油”,因此早期的电信3G手机不多,基本都是运营商送的。
这个技术的中的TDD是西门子研发的,SCDMA是中国研发的,那么他们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呢?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人,当时任任西门子通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的李万林和当时中国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李世鹤。
上个世纪90年代,包括李世鹤在内的研究人员在中国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了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平台SCDMA,这个技术是同步码分多址的无线接入技术,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以及自主开发的SWAP空中接口协议等先进技术。
当时,中国研发的SCDMA面临着无法实用化的尴尬处境,由于当时中国通信市场占比几乎为0,因此也失去了跟国际通信厂商交流的机会,适值全球在进行第三代移动技术标准的征集,各大厂商都在推自己的技术。这时候,西门子高管李万林注意到了中国的SCDMA技术。
李万林认为中国的SCDMA技术是有很多创见的,也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于是李万林要求李世鹤来德国西门子进行技术交流。
经过交流,李世鹤等人也发现了TDD技术优势,随后建议能不能把TDD技术和SCDMA技术结合起来,一方面采用时分双工,同时也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和SWAP空中接口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技术体系,从而共同提交成为第三代移动技术标准。
随后,欧盟在GSM标准组进行标准的讨论中,多数国家投票支持了FDD,主攻TDD的西门子表示很难受。西门子告诉李万林,很抱歉,因为西门子是德国公司,德国需要服从欧盟的决定,因此,TDD与SCDMA合作流产。
之后,在中国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后,中国第三代通信标TD-SCDMA面世。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西门子在欧洲推行的TDD标准,因为欧洲各国选择FDD,一时间TDD要凉了,这时候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后来改名大唐集团)来访欧洲,与西门子一拍即合,决意将西门子在TDD上的技术与SCDMA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新的3G标准。随后1998年西门子与大唐合作开发了3G标准——TD-SCDMA。
自研成功了,还需要得到国际的认可,于是一场讨论是否将TD-SCDMA推向世界的大会在北京召开。
1998年1月,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一次对中国通信业至关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中国3G标准应对策略。
大会上多数人认为TD-SCDMA技术不够成熟,有人认为通信国际标准从来都是外国人的事,中国人跟着走就完事了,再说另起炉灶成本压力非常大,一旦失败怕是要凉。
时任邮电部科技委主任的宋直元最终决定使用TD-SCDMA,原因很简单:“中国发展移动通信事业不能永远靠国外的技术,总得有个第一次。第一次可能不会成功,但会留下宝贵的经验。我支持他们把TD-SCDMA提到国际上去。如果真失败了,我们也看作是一次胜利,一次中国人敢于创新的尝试,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1999年11月5日,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国际电联大会上,TD-SCDMA标准提案被写入大会3G无线接术规范的建议中,这标志着TD-SCDMA被国际电联正式认可。
有意思的是,据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士事后回忆,TD-SCDMA之所以通过投票,是因为他们认为TD-SCDMA成不了事,投就投了,而且为了中国市场,他们不愿意否决中国政府提出的TD-SCDMA标准。
可以看到,我国的3G标准虽然发展之路相当坎坷,但是欧洲的3G之路走得也不见得有多顺,实际上,欧洲的3G之路,被高通无声的阻挠。
整个3G时代,欧洲可以说被高通吃的死死的,尽管高通没有正面硬钢,但是,高通的专利让欧洲人头皮发麻。
我们前文说道,为了不受制于人,3GPP小心翼翼地“借鉴”CDMA技术,尽量绕过高通的各种专利,从而顺利亚那份出了原理类似的W-CDMA。
高通,一个将专利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公司。高通直到现在也还是一年到头都在打官司,殊不知这是流淌在高通血液里的东西——用我专利?嘿嘿嘿…
尽管欧洲的GSM发展很快,推广范围也很大,但是高通不慌。高通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构建了CDMA专利墙,专利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刚刚的,这让欧洲人表示很难受。
这还没完,高通不仅自己申请专利,还用自己样的专利律师团队去“碰瓷”,通过收购、控告对手专利侵权等专利战,将所有CDMA的相关专利都一步一步拿过来。
高通不仅把CDMA核心专利几乎申请了遍,还大量申请碰瓷专利,用碰瓷专利保证其核心专利,简单来说就是我新申请的碰瓷专利是我原有专利的延伸或者是新技术的一环,你用就掏钱吧,我申请专利了,这样一来,高通几乎了关于CDMA内外围的所有技术。
不仅如此,高通还把专利技术整入通信标准,CDMA演算法也嵌入芯片,其最大特点就是整合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电源管理和数模转换等于一个芯片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得的SoC。
由于3G在技术上,相比2G有了巨大提升,当时全球电信行业都非常期待3G的商用,认为3G市场有着“无限可能”。于是,3G牌照就被炒成了天价。
2000年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开始竞标3G牌照和无线频谱拍卖,各家运营商总计投下约900亿美元。德国更是创下了高达458亿美元3G牌照的拍卖纪录。
这时候问题来了,3倍于3G系统部署的牌照钱,让欧洲拿到3G牌照的国家焦头烂额。牌照的高额支出肯定要从消费者身上捞回来,但是多出来的2倍于系统部署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回来的,因为当时没有移动上网的重磅级别的应用,要回本就变得很难。这时候投入研发的通信设备商就很难做人,不但后续融资与设备投资举步维艰、股价重挫,而且3G服务无法如期推出。
后来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由于欧洲在3G上烧钱烧的早烧的快,一时间陷入困境;2004年美国运营商持证上岗,在GSM时代落后欧洲的美国人,在3G时代仰着脑子做人了。
早期的TD-SCDMA是不被人看好的,哪怕是国人。毕竟技术相比国外,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候,TD-SCDMA的研发者大唐集团就需要想办法了。
在大唐的不懈努力下,信产部划分了155M频率给TD-SCDMA,有了带宽,就意味着有了米,可以下锅做饭了。
2005年,大唐跑断腿,终于得到了中国高层的同意——支持中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
2006年,TD-SCDMA被明确定为中国3G通信标准,开始外场试验、拨钱等,总的来说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由于时分双工体制自身的缺点,TD-SCDMA被认为在终端允许移动速度和小区覆盖半径等方面落后于频分双工体制。同时由于其相对其他3G系统的窄带宽,导致出现扰码短,并且扰码少,在网络侧基本通过扰码来识别小区成为了理论可能——其他两家的已成为了现实。TD-SCDMA只能通过9个频点来做小区的区分,每个载波仅1.6M带宽,导致空口速率远低于WCDMA和CDMA2000。
基于这个问题,国内三大运营商都不想接TD-SCDMA的锅,不仅不接,三大运营商还在背后偷偷地抢建WCDMA试验网,想着先上车后买票,结果被举报,所有的基站被拆除。
也就在此时,国外都已经有了3G牌照,这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中国政府始终拒绝发放3G牌照,这就是在坚决地表明,我们要在本国3G市场推进TD标准。
2008年4月,中国移动拿到了TD-SCDMA的独家“代理权”,中国移动表示很开心;5月,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态:中国移动将发展TD-SCDMA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举行了内部发牌仪式,将TD-SCDMA给了中国移动,与此同时,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
之所以没有像4G那样,FDD与TDD都有牌照,是因为大唐觉得,运营商同时有两张3G牌照,会优先发展更成熟的WCDMA或CDMA2000,TD-SCDMA会被遗忘。
首先,前文也提到了,TD-SCDMA在制式上确实不及CDMA2000及WCDMA。除了这些,当时支持TD-SCDMA的终端是真的少,iPhone的出现,让中国联通一时间风头无两,中国移动不仅没法跟中国联通比,反而每年还得拿出一百多亿补贴终端,就是那种办卡送手机那种。
就这样,被用户骂网速垃圾、每年砸钱送手机还在不停地基站的前提下,中国移动还是“艰难”的赚了点钱,这时候,工信部向中国移动抛去了橄榄枝。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但是联通、电信使用的是FDD-LTE(频分双工),也就是说中国移动还是抢先一步持证上岗。2015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才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发放“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FDD-LTE)”经营许可,相比中国移动,晚了一年多。
中国移动基建狂魔这个称呼,除了3G时代,在2G、4G、5G时代都是通用的。拿到牌照后短短一年时间,中国移动的4G基站数量达到70多万个,而中国联通2018年的4G基站数量为99万个…
有了4G,曾经那个给了中国移动笨鸟先飞资格的TD-SCDMAA似乎就有点多余了,语音业务有GSM,后期还有中国移动的VoLTE,作为中国移动独有的中国第三代通信标准,此时已经有点拖中国移动的后腿了。
要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TD-SCDMA设备进行维护及建设,但是TD-SCDMA的现状大家有目共睹,在维护这么一个人人喊打的网络制式,不仅会影响中国移动4G的发展进度,而且投资3G的钱还会打水漂。
这个声音早在2014年就有了,事实上中国移动各地市都在进行TD-SCDMA的退服活动,尽管没有退网,但是设备先拆了,等到最后在申请退网,一气呵成,都不用等。
2019年1月29日,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给福州移动发函称,“你单位关于申请注销TD-SCDMA基站的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注销你单位已经停止使用的TD-SCDMA基站6535个,对数据库中TD-SCDMA基站数据予以封存并收回原核发的无线电台执照”。这意味着,福州移动TD-SCDMA基站正式退网。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移动或将在2020年完成全面TD-SCDMA退网。但是从事网络优化的通信人员应该知道,中国移动的TD-SCDMA退服工作已经搞了一两年了,保留GSM作为其FDD 900Mhz升级资本,全面拿掉TD-SCDMA,避免出现多网共存的现象,因为现网制式过多,需要更多的资金去维护,尤其是像中国移动这样比较“贫穷”的运营商,怕是不乐意花钱去建设维护跟不上时代的TD-SCDMA。
4G时代中国移动先声夺人,截止2018年12月,中国移动规模发展实现新突破,4G规模全球最大,4G客户超7亿,4G基站超200万个;中国移动固网宽带规模全球最大,宽带客户超1.5亿,宽带电视超9000万。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全球最多,连接数超5亿。
而中国联通截止2019年1月份,4G用户共累计3.07亿,固网宽带用户累计到达数8150万户,基站数量99万个。
中国电信截止2019年2月份,4G用户共累计2.2亿,固网宽带用户累计到达数1.72亿户,基站数量约130万个。
我们纵观中国移动的发展史,可以说,TD-SCDMA给中国移动带来的优势就是,提前一年给了LTE牌照,同时为中国移动在TD制式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在前文提及了中国移动3G用户规模,2014年,中国移动2G用户数量约为5.7亿,竟占到总用户数的73.8%,3G的投资基本废弃,差不多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升级到了3G,这让中国移动很恼火。
其次,中国移动在TD-SCDMA上总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补贴,比如合约补贴、裸机补贴,为了普及3G终端,中国移动可谓是操碎了心,但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3G,开启了新的多媒体时代,这也让中国移动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有了一丝茫然,自身在GSM时代积攒的庞大用户群,并没有为其在3G带来优势,相反这部分优势全部在4G时代还给了中国移动。
不难看出,尽管当时中国移动上TD-SCDMA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但是勇于推广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感,也为中国已在4G时代乃至5G时代继续发力打好了基础。
工信部分发的5G频段,中国移动的4800MHz-4900MHz频段的5G试验频率资源是独有得,也就是说,中国移动要再一次独自支撑起这个频段的产业链,虽然中兴华为爱立信等都相继完成了4.9Ghz频段的相关外场测试,但是相比成熟的频段,在组网进度上还是会受到影响。
TD-SCDMA,从正式入门到放弃,仅用了5年,而中国移动的GSM直到现在还在服役。我们不可忽视TD-SCDMA给中国移动带来的机遇,就像一个踏板一样,中国移动踩着3G的踏板,一跃进入4G时代,而中国联通电信则好像是稳步走台阶一样,虽然慢一点,但是很稳,如果不是中国移动的资金充足,我想TD-SCDMA应该是坚持不下来,这一点又得益于中国移动在2G时代打下的良好基础,这一切就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样。
米乐m6官网登录
上一篇:银河OS 20版太好用了博越L果然常用常新
下一篇:上汽集团:围绕“软件定义汽车”推进“算法+软件+芯片”的协同开发加快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上车应用